第265页
答应小孩儿的事最好做到, 尤其这小孩儿鬼精鬼精的,说不准哪天提前回来查岗。
方淮和曲葳一开始只是敷衍般的答应,可事后想了想, 还是没有轻易毁约。而小星星果然有几次提前下课回来,两人守信的没有外出, 这才满意。
两人不曾外出,时间也在一天天过去,方淮这场病装了一个来月,才在群臣面前再次露面。而离开她一个多月的朝堂, 和之前也并没有什么不同——姜宓适应得很好, 也处置得很好, 这一月来不仅没让朝中生乱,就连新政改革也没有因为她的离开受到丝毫影响。
方淮对此颇为满意。虽然她不敢肯定自己的政策就是最好的,但如今朝野一派欣欣向荣, 总归是她多年辛苦换来的功绩。哪怕很快就要离开, 她也不想自己这份辛苦功亏一篑。
所以她想找的继承人, 最好能连着她的政治思想一起继承!
姜宓目前来说做得就很不错, 尤其交接完朝政之后,方淮询问她对如今朝堂的看法。小姑娘意气风发,侃侃而谈,所言所行基本上符合方淮对继承人的要求。
曲葳事后知道此事,不免笑她:“小十八算是你亲手培养长大的,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?”
方淮却摇摇头,说道:“那可不一定, 亲手培养的小树苗, 也有可能长歪。”
好在这种事并没有发生,姜宓目前来说的表现都很符合方淮的预期。两人私下还找过曲丞相询问意见, 而曲丞相多年阅历,自然不缺识人慧眼,一语中的道:“定安长公主天资聪慧,对朝政之事也相当敏锐。若她是皇子,当年定可脱颖而出。”
先帝一开始可没想过将皇位传给方淮,几个成年的儿子都折了之后,他也是有考虑过培养小皇子们继承皇位的。然而也不知是运气不好,还是基因不好,小皇子们也没有一个成器的。再加上吴王那神来一笔,“帮”方淮铲除了所有竞争对手,才让她不得已登位。
若是当年真有个天资聪慧,可为储君的小皇子,事情会如何发展还真说不准……当然,就方淮本人而言,她可一点不稀罕这劳心劳力的皇位。
曲丞相说完也意识到自己失言,连忙找补道:“好在当初没有这样的变故,否则这江山社稷传给旁人,恐怕还是一团糟。”
别人没有方淮这样的手段,也没有她的运气,改革这事哪儿是刚登基的新帝能碰的?可方淮偏偏就碰了,她刚登基就给朝堂来了出大换血,可因为登基典礼上的那一道天雷,让人想质疑她胡作非为都有些站不住脚。而从那时起,改革的基调便已经定下了,朝政果然被她强势的攥在手中。
曲丞相这些年来不止一次的庆幸,幸好当年吴王做了一回推手,将方淮推上了至尊之位。否则天下何来如今的繁荣安定?而更妙的是皇帝还很年轻,这天下随随便便还有几十年太平日子可过。而他宰辅多年,也终于能够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功成身退,而不是累死案牍。
老丈人眼中的满意和期许毫不掩饰,方淮和曲葳几乎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心思。然而两人一点没敢得意,对视间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心虚。
尤其是曲葳,她想起老父亲为了朝政操劳多年,自己和方淮一走,他恐怕还得费心辅佐下一位帝王,真是想想都得替他掬一把同情泪。可曲丞相一生心血都扑在了朝政上,让他提前致仕也是不可能的,再说有他守着,这天下才不至于因为方淮的离去而生乱。
思来想去,曲葳终究没敢和老父亲交底,只能拖过一日是一日了。
好在曲丞相不知道这些,日子过得也还安逸。只是看出小两口一心培养姜宓,不免提醒两句——虽然两人至今没有二胎,如今女官和长公主们登上朝堂,看上去都是在给小公主将来铺路。可给女儿留下个太强势的姑姑也未必是好事,说不准就有摄政之险。
两人虚心应下,但就是不改,依旧不遗余力的培养姜宓独当一面。
朝堂上的交接已经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,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但方淮和曲葳在此间的牵连,也不仅是朝堂那一亩三分地而已。
从方淮登基的第二年起,俞太后就搬去了行宫居住,至今没有再搬回宫中。
不过双方联系倒是没断,方淮和曲葳偶尔会去行宫避暑或者避寒,俞太后偶尔也会回宫看看小孙女。甚至方淮得了什么好东西,又或者俞太后吃到什么好吃的,都会给对方送去一份。总而言之就是不住在一起,但关系还算亲近,方淮也知她在行宫住得还算舒心。
毕竟算算年纪,俞太后也已经是四十来岁的人了,可十年过去她依旧容光焕发。方淮每每瞧见她,隻觉和当年初见没什么变化,甚至因为事事顺心更显从容。
但太后的地位和待遇,总是与皇帝脱不开干系的——虽然方淮并不是俞太后的亲子,但至少她顶着对方的身份,又对过于正直的俞太后怀有好感,所以这些年来优容不断。可皇位上的人若是换成了姜宓,俞太后还能不能有如今的生活,可就是未知之数了。
所以在离开之前,除了将朝政托付给姜宓之外,俞太后也是需要安置的对象之一。尤其她和曲丞相不同,既没有醉心的事业,也没有紧握的权力。